首页 > 最新动态 > 肉类资讯丨农业农村部:生猪产能偏高,引导调减百万头能繁母猪
最新动态
肉类资讯丨农业农村部:生猪产能偏高,引导调减百万头能繁母猪
2025-08-121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导  读

1、农业农村部:生猪产能偏高,引导调减百万头能繁母猪

2、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领导赴浙江参加活动并调研

3、浙江2025年第32周生猪价格走势

4、新增美国5家肉企输华

5、猪市供应充足,8月猪价能否扭转下跌局面?



01

生猪产能偏高

农业农村部:引导调减百万头能繁母猪


  据央视新闻8月10日报道,农业农村部最新调度显示,当前,我国生猪产能阶段性偏高,为防范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风险,将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存栏生猪4.24亿头,增长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接近产能调控合理区域上限。同时,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和上半年全国新生仔猪量均处于历史高位,这意味着,下半年和明年春节后生猪出栏将明显增多。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专家朱增勇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不及时调控可能会导致猪价消费旺季不旺,明年上半年尤其是春节后生猪养殖可能会出现亏损。


  猪价近期持续处于低迷状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周三发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4.53元/公斤,比7月23日下跌1.69%;主要批发市场玉米价格为2.4元/公斤,较7月23日持平;猪粮比价为6.05,比7月23日下降1.79%。


  分析师认为,目前消费端仍处于疲弱状态,整体供大于求,这是导致猪价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


  国新国证期货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供应端出栏节奏平稳,市场供应量充足。需求端看,受到高温天气影响,居民饮食转向清淡,猪肉消费需求减弱,替代消费增加。而且学校放假,食堂集中采购量大幅减少,导致白条走货不畅,屠宰企业对猪源的承接力度不足,整体需求较为疲软,难以对生猪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国家统计局周六发布数据显示,7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持平。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7月CPI同比持平,主要受食品价格较低影响,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8.5%,降幅较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


  光大证券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称,从7月价格表现来看,部分行业供需关系开始改善,带动相关价格企稳回升。CPI方面,核心通胀回升趋势延续,与汽车行业治理价格战、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价格回升有关。


  不过,报告指出,当前物价读数仍然偏弱,主要受制于去年高基数以及当前生猪供给偏多的约束,后续若生猪产能得到有效调降,有助于推动CPI整体回暖。


来源:界面新闻




02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领导赴浙江参加活动并调研


  7月24日至26日,农业农村部重点问题品种药物残留治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嘉兴市举办,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马洪涛出席并讲话。部相关司局、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和部分省水产养殖大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参加培训。其间,马洪涛一行还调研了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大海,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省畜牧农机中心主任骆健民先后陪同调研。


1754534005487_68941075233d0942967de6ea.png


  马洪涛先后在杭州市临平区、湖州市南浔区、德清县、嘉兴市南湖区、海盐县等地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乡镇检测站等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当地种植业、畜禽、水产品等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专题听取我省“浙农优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实践工作汇报。


  马洪涛对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给予肯定,要求持续深化重点品种“一品一策”攻坚治理,落实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制度,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发挥数字乡村引领区、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优势,推进农安智慧监管,在主体信息化建档、数字化追溯、智慧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先行示范,推动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更多浙江探索,贡献更多浙江力量。


来源:省农业农村厅




03

浙江2025年第32周生猪价格走势


  据浙江放心肉商情网对全省80家屠宰厂(场)日报监测统计,2025年第32周(8月4日-8月10日),全省生猪屠宰上市量20.985万头,生猪平均收购价为16.14元/公斤,猪肉平均批发价为21.23元/公斤。


图片1.png图片2.png图片3.png图片4.png图片5.png


来源:浙江放心肉商情网




04

新增美国5家肉企输华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在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


  李成钢在会谈结束后对媒体表示,在过去一天半时间里,中美双方贯彻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就彼此关切的重要经贸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


  双方同意将已暂停的美方24%“对等关税”及中方反制措施展期至2025年11月11日。


  何立峰表示,中美双方经贸团队要以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为指引,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各自关切,进一步巩固共识,加深互信。中方对中美经贸关系的立场是一贯的,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在经贸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有利于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路透社、彭博社等外媒指出,此次会谈为动荡的全球贸易体系注入确定性,尤其在欧美、日韩相继与美达成协议后,中美关系的稳定对产业链恢复至关重要。


  另外,此消息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国际油价因能源合作预期上涨近4%。分析认为,关税延期将缓解制造业成本压力。国际社会期待双方以此会谈为契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步入正轨。


  海关刚刚新增美国5家肉企输华


  2025年7月28日,海关总署官网更新《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信息》,宣布新增美国5家肉类产品企业输华注册,其中:


  新增2家猪肉产品企业输华注册,注册编码为:V3125、V3441。


  新增3家禽肉产品企业输华注册,注册编码为:V3125、V3441、P18239。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海关总署、网络整理等




05

猪市供应充足,8月猪价能否扭转下跌局面?


7月份猪价震荡下降,8月上旬仍延续偏弱走势,且猪价降至年内最低点。从供应来看,8月份生猪供应充沛的压力仍存,需求提振效果有限,或导致8月猪价难有显著上涨空间。


8月上旬猪价以降为主


7月份生猪价格震荡下降,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外三元生猪交易均价为14.55元/公斤,环比涨幅1.89%。进入8月份以来,生猪价格以降为主,全国外三元生猪交易均价由8月1日的14.27元/公斤最低降至8日的13.70元/公斤,累计降幅达3.99%


9effa827c3a8384ad9c97f3ac4fad55ac35eb61a.png


如图1所示,2022-2024年生猪价格均在6-8月出现上涨周期,同周期内2022年猪价上涨幅度最大,由6月1日的15.78元/公斤最高涨至7月5日的23.78元/公斤;2023年猪价上涨幅度最小,由6月1日的14.27元/公斤最高涨至8月2日的17.50元/公斤。与过去3年同期相比,2025年二季度至今猪价高点出现在7月3日的15.49元/公斤,进入8月份,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叠加学校开学前备货有一定支撑,后期猪价将如何演绎?


8月生猪供应仍较充沛


卓创资讯监测全国212家规模养殖企业7月份生猪出栏计划完成率为95.73%,因夏季高温天气下生猪增重速度减慢,叠加猪价持续下降,养殖端出栏节奏放缓,出栏计划完成率欠佳,导致8月份可出栏生猪数量增加。212家规模养殖企业8月份生猪出栏计划环比增幅7.01%,环比增幅达到4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一方面,养殖端仍处于降体重出栏状态,伴随着生猪出栏体重的下降,可出栏生猪数量增多;另一方面,随着8月份气温逐渐下降,生猪增重速度加快,或加速生猪出栏节奏,尤其8月中旬开始,生猪出栏或有所增多。在生猪供应充沛的压力下,对生猪价格反弹形成较大压力。


222.png


8月份需求为猪价提供一定利多支撑


8月份气温较7月有所下降,终端猪肉需求有所恢复,同时随着月末学校开学备货,下游猪肉采购积极性或有所提升,在此支撑下,需求端或在8月下旬对生猪行情形成一定利多支撑。结合养殖端生猪出栏节奏预计,若中旬养殖端维持正常偏快的出栏节奏,出栏计划完成较快的前提下,月末生猪出栏减少,叠加需求提升支撑,8月下旬猪价有一定反弹空间。但若中旬养殖端出栏节奏较慢,生猪供应充沛的压力仍将主导8月下旬猪价低位震荡的行情。


来源:卓创资讯




--END--

声明:

1、本资讯转载的作品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资讯内容系转载,若有侵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重点资讯
RECOMMEND



浙江省家畜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


《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审查规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