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肉类资讯丨10月启用新生猪检疫标,明年全面施行电子检疫票
最新动态
肉类资讯丨10月启用新生猪检疫标,明年全面施行电子检疫票
2025-09-084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导  读

1、10月启用新生猪检疫标,明年全面施行电子检疫票

2、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3、商务部裁定欧盟猪肉存在倾销

4、浙江2025年第36周生猪价格走势

5、消费需求提振,9月猪肉价格有望小涨


1

10月启用新生猪检疫标

明年全面施行电子检疫票


9月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强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通知》明确下个月(2025年10月1日起)启用新版动物检疫标志;明年(2026年1月1日)启用新版动物检疫证明,全面推行无纸化出证;要求各地要严打伪造检疫证章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这将会对养猪业、养猪人以及消费者带来哪些影响?


生猪检疫证章标志变更


《通知》调整后的动物检疫证明分为:动物A证、动物B证、产品证三种。


动物检疫标志变更:①检疫验讫印章包括滚筒式检疫验讫印章和无害化处理专用章。滚筒式检疫验讫印章可以在生猪胴体加施,印油颜色统一为蓝色;使用无害化处理专用章替代原有“高温”、“销毁”章,印油颜色统一为红色。


(文末扫码可查看详情)


②卡环式检疫验讫标志:可以在生猪等胴体加施。


《通知》明确自2025年10月1日起,启用新版动物检疫标志;自202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旧版动物检疫标志,不再使用粘贴在动物产品包装上的小标签。动物检疫标志加施将在生猪胴体全覆盖。


《通知》明确自2026年1月1日起,启用新版动物检疫证明,不再对屠宰环节分割的畜禽产品出具检疫证明,产品检疫证明不再附载目的地信息,全面推行畜禽产品检疫无纸化出证。


全面推行“无纸化”检疫出证的影响


明年全面施行无纸化检疫证明,将对我国养猪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是假证将无所遁形。“无纸化”检疫出证,可以对检疫出证进行督导检查,重拳打击“隔山出证”、倒卖证章等违法违规行为,利于全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二是提高效率。无纸化”出证系统将生猪产地检疫信息数字化,猪场通过手机APP申报获取“无纸化”检疫证明,节约了时间成本。而开纸质检疫票,猪场需要派人前往当地动监所开;官方兽医现场检疫合格后,直接通过手机APP,准确无误地出具“无纸化”检疫证明。且电子检疫证明防丢失,携带查阅更方便。


三是保障猪肉质量安全。“无纸化”出证系统将生猪检疫相关信息数字化,整合至云端,实现从养殖到运输、加工等全链条信息“一码溯源”,筑牢猪肉质量安全防线。


此外,也有生猪调运人士反馈称,”开检疫票手续繁琐,待到申请开票时,驳回的理由是养殖户缺这个证明那个登记手续。限制太多,仅允许生猪销往特定的几个区域,这使养殖户无法根据生猪的品种大小差异,选择合适的市场卖个好价。而大型养殖场却有开往更多地区的检疫票。“


60a0a326b007103c21c10e6551011ba9e0c27c26.png


系列政策出台,为养猪业高质量发展铺路


从传染源杜绝疫病传播。《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严厉打击伪造、变造、转让动物检疫证章标志,以及持有或者使用伪造、变造、转让的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


违法者将面临(以下内容为AI搜索内容)罚款,按照《动物防疫法》第92条,责令改正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伪造/变造罪:按《刑法》第280条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10年有期徒刑;妨害动植物防疫罪: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按《刑法》第337条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商业欺诈罪:若涉及肉类产品流通的,按《刑法》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论处;对购买使用假证的养殖场/屠宰场,同步处以货值金额10-20倍罚款,构成犯罪的,实行"双罚制"(既罚单位又罚责任人)。


具体处罚力度,从“2024年某省查获的特大伪造检疫证案,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80万元,涉案企业被永久吊销经营资质”,可见一斑。


从传播途径运输端杜绝疫病传播。为提升运输环节疫病防控能力,9月1日开始实行《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管理指引》,明确要求运输动物的车辆走指定通道,检查站24小时轮班值守,查验动物检疫证明、消毒等。


从养殖端来看,同样自9月1日起施行《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年出栏生猪500头及以上的规模猪场,必须向养殖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备案,实行“一场一备案”。


备案成功后,凭借全国唯一的“畜牧兽医生产经营主体代码”,领取防疫、检疫、补贴等。且猪场要按照要求,在农业农村部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填报存栏量、出栏量等信息。


这一系列政策出台,是国家“保供稳价”“质量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为养猪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农牧发〔2025〕8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管理工作的通知.png

扫码查看《通知》原文


来源:猪场动力网等综合整理



2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研讨会,交流研讨边境地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以及重点省份牛羊布病防控等情况,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治礼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各地扎实落实各项常态化、精准化防疫措施,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有力保障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但外疫传入、内疫反弹风险持续存在,防控工作容不得丝毫松懈和马虎,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会议强调,各地特别是边境地区要健全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机制,严防境外动物疫情传入。强化排查监测和风险分析,做好应急准备,果断处置疫情隐患。持续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和体系能力,推进强制免疫和“先打后补”改革,严格活畜禽调运和检疫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研发、生产、使用“假疫苗”等行为,加强屠宰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落实生猪产能综合调控要求,保障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有关边境地区和主产省份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负责同志参会。国家非洲猪瘟、口蹄疫、禽流感、布病参考实验室,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分别介绍有关情况。内蒙古、黑龙江、山东、广西、云南、陕西、新疆等7省份作交流发言。


来源:农业农村部



3

商务部裁定欧盟猪肉存在倾销


9月5日,商务部发布公告2025年第46号公告,公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调查机关初步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存在倾销,裁定欧盟公司的倾销幅度为15.6%—62.4%,并决定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2025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猪肉及猪杂碎134万吨,累计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3%。如若来自欧盟进口猪肉关税上调,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猪肉进口国,欧盟进口猪肉价格将失去竞争力,这无疑将对国内的猪肉价格形成支撑。


1f73ab8314882c1dd21ad22a17defe3f2f92c476.png


初步裁定欧盟猪肉存在倾销


去年6月17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根据商务部公告,调查机关对被调查产品是否存在倾销和倾销幅度、被调查产品是否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及损害程度以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调查,具体结果如下。


调查机关初步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存在倾销,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2020 年至 2023 年,自欧盟进口的其他猪肉数量分别为178.88 万吨、145.97 万吨、64.59 万吨和54.86 万吨。2020年至 2023 年,其他猪肉进口价格始终低于国内产业同规格产品价格,二者均总体呈下降趋势,价格差分别为14,145元/吨、5,713 元/吨、7,353 元/吨和5,234 元/吨,对国内产业同规格产品价格造成大幅削减。


欧盟占我国进口猪肉半壁江山


2023年,我国进口猪肉及杂碎271.1万吨,进口额64.5亿美元。


cd7edc6ed1db3b44f0a2d541b18a7403bab4b61d.png


从地区来看,巴西、西班牙、加拿大、美国、荷兰、丹麦分别占我国猪肉进口总量的25.9%、24.6%、8.5%、7.9%、7.8%、7.4%,合计占比82.1%。


从上表可以看到,西班牙、荷兰、丹麦、法国、爱尔兰、奥地利都为欧盟国家,合计占比达到51%,超过进口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成员国法国2023年5月解禁,但根据路透社报道称,我国从法国的进口猪肉就达到2.6亿欧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仅半年时间,中国就成为法国最大的猪肉出口市场。


此外还有比利时,去年1月,海关总署和农业农村部发布联合公告,解除比利时非洲猪瘟疫情禁令,而比利时是欧盟第五大猪肉净出口国。而在发布非瘟禁令前的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当时是除欧盟外比利时猪肉的第一出口市场,此番解禁意味着比利时猪肉也将开始输华。


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5年1-7月猪肉及猪杂碎134万吨,累计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3%,也就是说,进口猪肉数量出现一定反弹。


由此观之,如若这场反补贴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成功,导致进口猪肉关税上调,也就意味着其猪肉在中国市场将失去竞争力,或对目前的猪肉价格形成利好。


来源:商务部



4

浙江2025年第36周生猪价格走势


  据浙江放心肉商情网对全省80家屠宰厂(场)日报监测统计,2025年第36周(9月1日-9月7日),全省生猪屠宰上市量23.53万头,生猪平均收购价为15.77元/公斤,猪肉平均批发价为20.66元/公斤。


图片1.png图片2.png图片3.png图片4.png图片5.png


来源:浙江放心肉商情网



5

消费需求提振

9月猪肉价格有望小涨


9月猪肉消费随天气转凉及节日备货回暖,但生猪出栏量仅微增1.29%。供应压力小于预期,叠加需求提振,预计9月猪价均价环比小涨,但上旬仍僵持震荡为主。


9a0a83b1d706d18d34d611db0660a512dbc380dd.png


观察历史屠宰量数据,9月份屠宰量环比增加5%-10%之间,2023-2024年9月开工率环比增幅在4.91%、8.11%。少数年份开工率下滑,主要也是跟当时价格相关。消费量通常较7、8月份有明显回升,9月份是中国猪肉消费由淡季向旺季过渡的关键月份。


天气转凉:进入9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逐渐凉爽,居民饮食偏好从清淡转向滋补,对猪肉这类高蛋白肉类的需求自然增加。


开学季集中备货:9月是中小学和大学集中开学的月份,学校食堂、餐饮机构会进行大规模的食材采购,其中猪肉是主要品类之一,这直接拉动了集中消费。


节假日备货启动:9月底临近中秋及国庆,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庭聚餐、鲜肉月饼提振消费。


2.png


开工率是代表企业屠宰情况,影响因素除了消费,还有考虑人均成本、收放储、做冻品等影响。但是鲜销量代表每日企业鲜销的数据,可以代表当天是实际消费。9月份鲜销量环比均出现增加,幅度在6%以上。9月份消费端对市场确有提振。但生猪市场受供应影响较大,我们看下9月生猪出栏计划量的具体情况。


8月份规模企业出栏压力仍大,高温淡季持续,供大于求,导致大部分企业未完成既定计划。9月份生猪市场根据前期投苗情况推算,整体出栏计划量呈现小幅增加态势。据样本企业数据显示,9月计划出栏总量为1331.95万头,环比增幅仅为1.29%,并未出现大幅增长。这一温和增长背后的结构性特征明显:龙头企业牧原出栏计划量有所减少,并且当前出栏体重也已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供应压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出栏量增长主要集中在南方省份,而北方多数地区计划出栏量反而有所减少。由于北方地区在生猪定价中传统上话语权较重,其出栏收缩对整体价格平稳形成一定支撑。


综合来看,9月份生猪市场供应端增幅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尤其是龙头集团企业出栏调减,叠加中秋、国庆双节临近消费需求有望提振,预计当月生猪价格环比将有所上涨。但受总体供需格局仍未彻底转变影响,价格涨幅预计较为有限。


来源:我的钢铁网



--END--

声明:

1、本资讯转载的作品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资讯内容系转载,若有侵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重点资讯
RECOMMEND


农业农村部出台活体动物运输新规

《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审查规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