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肉类资讯丨我国猪肉进出口现“逆差”收窄
最新动态
肉类资讯丨我国猪肉进出口现“逆差”收窄
2025-11-1130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导 读

1、全省山区县畜牧业创新发展座谈会在杭召开

2、朱增勇:四季度猪价触底后有望稳步回暖

3、浙江2025年第45周生猪价格走势

4、我国猪肉进出口现“逆差”收窄

5、10月能繁母猪去化速度缓慢



01

全省山区县畜牧业创新发展座谈会在杭召开


  10月30日,全省山区县畜牧业创新发展座谈会在杭召开,会议交流推进山区县畜牧业加快创新发展等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骆健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1761892570380_690458da233d097b9ef342ae.jpeg


  会议指出,山区县是缩小“三大差距”的主战场、主阵地,畜牧业是山区县农业的重要支柱、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站在促进“缩差共富”、强化稳产保供、加快产业提能升级的高度,全力推动山区县畜牧业创新发展。会议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各地自给率情况,发挥各自优势,强化科学布局,精准把握山区县畜牧业创新发展实施路径,着力拓展发展空间、盘活闲置资源。要坚持强链补链、创新发展,聚焦产业提能,推动全链条布局、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推进,实现特色畜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聚焦流通提速,完善冷链物流基础,健全物流配送体系,提高检疫检验效率;聚焦联农提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特色经营主体,拓展多元增收业态;聚焦品质提升,持续深化“两化”行动,发展绿色养殖、智慧养殖,做到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1761892570871_690458da233d097b9ef342b0.jpeg


  会议强调,要坚持加强统筹、精准帮扶,进一步统筹畜牧业创新发展政策,加快完善“一县一策”方案,强化政策要素保障;要进一步加强环保、用地、金融等关键要素支撑,开展“一对一”指导协调,探索建立“一场一策”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凝聚支持畜牧业创新发展的社会共识,全力营造山区县畜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会上解读了相关政策;部分县(市、区)及厅相关单位作交流发言。


来源:浙农号客户端



02

朱增勇:四季度猪价触底后有望稳步回暖


三季度以来国内生猪市场“旺季不旺”,主要是猪肉消费增长不及预期,国庆、中秋节日消费提振有限,叠加前期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赌市场行情的养殖场户“踏空”后被迫集中出栏,市场阶段性供应上量,造成猪价震荡回落。10月中旬以来,在市场调节和政策调控的共同作用下,生猪价格总体回升。从后期看,四季度生猪出栏和猪肉供给压力减缓,叠加消费需求季节性向好,猪价有望保持温和回暖态势。


一、三季度“旺季不旺”,原因是什么?


2025年以来,生猪、仔猪价格呈震荡下跌趋势,年中猪价反弹后再次下探,10月第2周全国生猪均价跌至12.30元/公斤,降至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部分区域跌至12元/公斤以下,仔猪价格也降至200元/头左右。猪肉价格整体也呈现跌势,季节性反弹有限,5月末同比开始低于上年同期,整体跌幅小于生猪和仔猪价格。


从生猪产能看,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35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3.5%,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7%。虽然能繁母猪产能稳中有降,但由于2024年10-11月能繁母猪存栏4070-4080万头的高位基数,叠加每头能繁母猪提供有效仔猪数稳步提升,因此2025年前三季度商品猪出栏增量明显。受此影响,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52992万头,同比增加962万头,增长1.8%,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保持增长。前三季度猪肉产量4368万吨,同比增3.0%,其中三季度猪肉产量1348万吨,同比增7.1%。2025年1-8月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24870万头,同比增17.4%,仅8月份屠宰量3350万头,环比增5.8%,同比增29.6%。9月生猪出栏量在8月份出栏高位基础上继续增长,阶段性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中枢下移。


从消费看,替代冲击削弱了传统旺季效应。禽肉、禽蛋等替代性畜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形成对猪肉的持续替代压力,使得节日效应被大幅稀释。2025年前三季度鸡肉价格为22.88元/公斤,同比下跌3.3%,其中三季度鸡肉价格为22.46元/公斤,同比下跌5.5%。2025年前三季度鸡蛋价格为9.42元/公斤,同比下跌10.6%,其中三季度鸡蛋价格为8.83元/公斤,同比下跌20.6%。


从效益看,9月猪粮比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行业总体进入亏损区间,导致“预防性”出栏增加放大了价格跌幅。虽然饲料成本有所下行,但不足以抵消猪价下跌带来的利润损失,同时外购仔猪养殖场户仔猪成本较高,导致专业育肥户先进入亏损。据山东典型调研,专业育肥户比自繁自养户头均亏损多约200元。在价格跌破成本线后,部分养殖户因资金链紧张选择“割肉”出栏,甚至提前出售未达标准体重的生猪,出现恐慌性“抛售潮”,从而进一步加大阶段性供需矛盾。


二、近期猪价触底,四季度走势怎么样?


近期价格走势表现出一定回暖迹象。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份第4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2.76元/公斤,环比上涨3.6%,已连续两周上涨。同时,东北全域、华北、华中和西北大部分地区等共计12个省市的猪价行情均呈现出不同幅度的上涨。近期猪价出现回暖迹象,释放出积极的市场信号,有效缓解部分市场主体的恐慌情绪。但综合供需两端博弈态势,多方面影响因素叠加,预计四季度猪价将呈现“先抑后扬、温和反弹”的U型走势,10月中旬触底后,后市猪价有望保持温和回升态势。


从生猪供应来看,前期生猪集中出栏增加和大猪存栏下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后期供给压力,四季度生猪出栏节奏趋于平稳,有助于缓解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时由于二次育肥减少,预计大猪出栏量同比下降,而需求进入季节性高峰期,大猪价格上涨有望带动标猪价格温和回升。从猪肉进口来看,自欧盟进口猪肉减少,一定程度上支撑国内猪肉价格。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1—9月猪肉进口79万吨,同比减少1.3%。


从猪肉需求来看,四季度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气温下降将带动居民家庭腌腊、灌肠等需求启动,成为消化过剩产能、拉动价格上行的重要引擎。随着腌腊、年货备货等季节性消费启动,猪肉消费进入全年旺季。


三、面对行业调整期,养殖户如何平稳度过?


2025年三季度生猪市场的低迷态势,本质是产能周期调整与消费结构变化的结果。四季度虽面临阶段性反弹机遇,但行业仍需经历产能去化的磨底过程。建议养殖场户精准把控生产节奏,强化成本管控,特别是散户与中小养殖场根据市场行情适时出栏。成本管控上,可积极采用低蛋白日粮技术与豆粕减量替代方案,借助集团企业的订单养殖、托管代养模式获取技术支持,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转化率、精简管理流程来降低成本,但要注意保证在疫病防控、环境控制等方面的必要投入,避免疫情冲击。同时,养殖场户需加强评估自身资金状况,优化资金流,制定严格的现金流计划,果断淘汰低效能母猪,不逆势扩张“赌后市行情”,减少无效投入,等待市场回暖。


来源:农民日报



03

浙江2025年第45周生猪价格走势


  据浙江放心肉商情网对全省80家屠宰厂(场)日报监测统计,2025年第45周(11月3日-11月9日),全省生猪屠宰上市量24.73万头,生猪平均收购价为14.51元/公斤,猪肉平均批发价为19.04元/公斤。


图片1.png图片2.png图片3.png图片4.png图片5.png


来源:浙江放心肉商情网



04

我国猪肉进出口现“逆差”收窄


  据统计,2025年9月我国猪肉和猪杂碎进口量同环比以减少为主,9月我国猪肉和猪杂碎出口量同环比均增长,其中9月猪肉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前9月的猪肉和猪杂碎的进口量同比减少,出口量同比增长,其中猪肉出口增长幅度达46.1%,具体情况如下。


  进口情况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我国肉类(含杂碎)进口量为54.4万吨,环比增长7.7%,同比增长0.6%,为近6个月最多;其中,猪肉进口量为8.01万吨,环比减少2.0%,连续4个月环比减少,同比减少22.5%,连续3个月同比减少,为近19个月最少进口量;猪杂碎进口量为9.76万吨,环比增长0.5%,同比减少13.5%;今年以来猪杂碎进口量均要高于猪肉进口量。


  2025年1-9月,我国肉类(含杂碎)累计进口量为478.5万吨,同比减少3.1%;其中,猪肉累计进口量为78.79万吨,同比减少1.3%,由增转减;猪杂碎累计进口量为90.89万吨,同比减少0.8%,由增转减。


20251105113559394.jpg


  出口情况


  2025年9月,我国猪肉出口量为0.41万吨,环比增长19.7%,同比增长95.8%,连续11个月同比增长,单月猪肉出口量创历史新高;猪杂碎出口量为0.67万吨,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29.8%,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为近9个月最多出口量。


  2025年1-9月,我国猪肉累计出口量为2.89万吨,同比增长46.1%,前9月猪肉出口量已经超过前4年全年出口量;猪杂碎累计出口量为5.28万吨,同比增长7.7%。


来源:中商情报网



05

10月能繁母猪去化速度缓慢


进入10月份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快速下滑,跌入年内低谷,行业亏损面积不断加剧。反观国内能繁母猪存栏跌速放缓,随前期后备母猪配种后陆续转化,行业产能更替节奏加快,本月部分区域出现一定修复性扩增现象。 


10月份国内能繁母猪去化节奏放缓


111.png


2025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止涨回落,但进入10月份国内存栏走势略有分化。规模场稳中微增,中小场小幅回落,据Mysteel农产品监测的208家定点样本企业数据显示,10月末国内能繁母猪整体存栏量为521.89万头,环比微涨0.11%,同比涨0.84%。其中123家规模养殖场存栏环比涨0.12%。除东北及华南大区小涨,其他大区稳中微降;在85家中小场样本中,10月份存栏环比继续下调0.14%,除华中小涨,其他大区呈稳中微降趋势。


10月份国内猪瘟疫病相对缓和,尽管局部点状猪病影响产能有被动去化,但整体影响较为有限。其次,目前行业整体亏损尚不足两月,随规模企业2026年育肥猪出栏计划增量支撑,企业在猪价进入低迷期更多是加快能繁及后备母猪的劣势产能淘汰速度,提升优化更替节奏,随前期补栏后备母猪陆续配种转化,华南及东北区域部分猪企产能存短时修复性扩增现象。


中小场来看,随前期猪价快速下滑,出猪亏损面积扩大,叠加农场自身抗风险能力有限,市场悲观预期情绪增加,小部分有调减产能意愿。但综合来看,月内猪价跌入低谷后下旬连续拉升,养殖端深亏局面有所缓和,加之标肥价差扩大,肥猪市场高位,农户尚多存观望情绪,月内能繁产能调减幅度有限。


养殖行业仍有盈利,但压力逐步显现


222.png


据上述猪企2025年肉猪出栏成本变化趋势来看,其养殖成本由一季度的13.2元/公斤回落至三季度末的12.8元/公斤左右,区间下调0.4元/公斤。随前期行业种群优化及技术改良,行业整体生产效率提升明显(牧原psy达29头),其次栏舍利用率提升及饲料成本同比低位,同步降低养殖端的成本压力。


从企业盈利情况,2025年上市猪企负债率及资金压力仍高,第三季度国内前20家的上市猪企亏损数量上升。但综合2025年1-9月份猪企业整理盈利情况,约2成猪企亏损,但近7成企业净利润仍超亿元以上。据公告显示,前三季度头部猪企归母净利润仍超147亿元,同比增长41%。


333.png


从钢联自繁自养监测数据来看,三季度随猪价破“7”奔“6”后,国内生猪养殖利润持续下滑,9月中旬自繁自养结束盈利大周期,开始真正进入小幅亏损状态。10月份国内猪价继续快速回落,头均亏损扩大至210元/头,下旬市场虽有回升,但月均亏损仍在122元/头。进入11月份生猪市场仍缺乏明显反弹基础,中下旬更有待终端消费的实际增量拉动。


后续产能调减预期


11月份天气不断转冷,猪瘟疫病进入高发期,生猪市场预期整体难言乐观,叠加行业政策性产能调减持续推进,能繁母猪存栏量或继续回落。就目前市场来看,养殖端亏损时间尚短,加之规模猪企2026年出栏计划易增难降,若在无集中疫病集中去化下,预计国内能繁母猪“百万淘汰计划”完成或仍要延续至2026年年中前后。 


来源:我的钢铁网


--END--

声明:

1、本资讯转载的作品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资讯内容系转载,若有侵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重点资讯
RECOMMEND


农业农村部出台活体动物运输新规

《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审查规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