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印发《畜牧业应对寒潮暴雪天气技术指导意见(2024版)》
2、全球牛肉“牛市”行情未来可期
3、浙江2024年第47周生猪价格走势
4、腌腊零星启动、后续生猪需求或提升
5、寒潮来临,或助力猪价反弹至12月?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印发《畜牧业应对寒潮暴雪天气技术指导意见(2024版)》
为有效应对寒潮暴雪天气,保障畜禽安全过冬,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近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组织修订并发布了《畜牧业应对寒潮暴雪天气技术指导意见(2024版)》,全文如下: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畜牧业应对寒潮暴雪天气技术指导意见
(2024版)
寒潮及暴雪天气对畜牧业生产尤其是牧区牛羊越冬等影响较大,不仅增加防寒保温成本,还可能造成设施损坏和畜禽伤亡,导致畜禽抵抗力下降,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大幅增加,给养殖场(户)带来较大损失。为有效应对寒潮暴雪天气,保障畜禽安全过冬,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提出以下技术措施。
一、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应对
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中央气象台和地方气象台的极端寒潮和雨雪天气预报,掌握灾害天气开始时间、影响范围以及影响程度等,做好预测预警及应对工作。加强防灾减灾指导服务,及时向养殖场(户)等生产经营主体通报灾害天气信息,加大防灾减灾、救灾避险知识的普及,增强生产经营主体防灾减灾意识,积极组织指导其开展防灾准备工作。强化极端天气值班值守,制定停电、停水、大风、暴雪等紧急情况的应对预案或措施,责任明确到人。开展突发情况模拟演练,检验优化预案措施,提升灾情应对能力。
二、强化隐患排查和物资储备
气象条件发生变动时,及时对畜禽圈舍和水、电等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巡查,重点排查存在隐患的老旧棚舍,及时转移畜禽,开展加固除险,防止发生坍塌事故。及时清理积雪,减少畜禽棚舍承重,防止被暴雪压塌造成人畜伤害。因灾损毁圈舍一时难以修复的,要就地取材,采用树杈、玉米秸秆、薄膜等材料,修建简易圈舍。加强饲草料、取暖燃料、兽药疫苗、消毒药品和设备、抢险工具等应急物资储备,防止因道路损坏、运输中断等导致物资短缺。牧区要全面摸底排查,准确掌握饲草料储备和缺口情况。对于存在饲草料储备缺口的,要积极联系周边地区,协调饲草料调运和短距离走场等事宜。
三、及时准确掌握和上报受灾情况
灾害发生后,地方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及时了解灾情,利用网络通讯、视频等多种方式开展调查和技术指导,视情况决定是否赶赴现场开展救灾工作。灾情调查内容包括圈舍倒塌数量、畜禽死亡、饲草料损失以及设施设备损坏情况等。根据《畜牧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估算参考表》和《畜牧业灾情评估参考标准说明》,对灾情进行估算和核实。通过“畜牧业灾情上报系统”规范填写灾情信息,包括受灾区域、畜种、圈舍损毁、畜禽伤亡及无害化处理情况等。
四、抓好畜禽保暖防冻和饲养管理
及时添置防寒保暖设施设备,合理采取圈舍密闭措施,做好畜禽保暖越冬。牛羊舍和开放式的猪禽舍要挂好草帘或盖上塑料薄膜等,以提高舍内温度。同时,可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段开展畜禽舍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防止呼吸道疾病发生。做好饲料营养调控,提高畜禽御寒能力。在保障饲料营养全面的前提下,应在畜禽日粮中适量添加能量饲料(如玉米、油脂等),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0%左右,以保证能量消耗,提高畜禽自身御寒能力。也可适当添加一些多维、电解质等抗应激剂及免疫增强剂,减少应激反应。饲料饲喂前应仔细检查,不用霉变饲料饲喂畜禽,防止中毒。注意饮水卫生,尽量给畜禽提供温水,避免因饮用雪水造成传染性肠胃炎等消化道疾病和孕畜流产。
五、强化动物疫病防控
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畜禽、养殖场所、周围环境消毒灭源,严防动物疫病传入和传播。要做好畜禽基础免疫,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进行补免和加强免疫。要加强临床巡查,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及时向属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并严格落实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严防疫情扩散蔓延。要特别注意做好牛羊口蹄疫、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疫病的防范。及时组织收集、无害化处理因灾死亡畜禽,不得随意弃置、买卖、屠宰和加工。
六、加强灾后投入品调运和畜产品销售
针对灾后可能出现的饲草料等投入品、出栏畜禽、生鲜畜禽产品等调运困难的问题,及时发布供求和价格信息,畅通运输和销售渠道,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部门,优先保证饲草料、兽药、生鲜畜禽产品、种畜禽、仔畜雏禽等物流畅通,维护畜牧业正常生产秩序,保证市场有效供应。
来源:农业农村部
全球牛肉“牛市”行情未来可期
当前,国际市场上,美国、加拿大等国牛肉价格持续保持上涨态势,巴西牛肉价格2024年6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上涨,累计涨幅达29.2%。这样的“牛市”行情后期能否持续?短期来看,2024年全球牛肉产量将基本稳定,增产国巴西、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的牛肉产量增幅被减产国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欧盟牛肉产量减幅抵消。中长期来看,牛肉生产大国巴西、中国可能存在生产趋势逆转的情况,由当前的增产国转变为减产国,进一步加剧全球牛肉生产供应紧张趋势。因此,国际牛肉市场很可能呈现“长牛”走势。
近期主产国牛肉市场正在经历“牛市”。受干旱天气影响下饲草供应趋紧、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巴西活牛及牛肉价格持续上涨。相关数据显示,巴西圣保罗活牛价格在2024年8月23日逐步结束了从2023年1月以来同比持续为负的格局,2024年11月14日,活牛价格为3.95美元/公斤,同比涨24.6%;受干旱影响下牛群规模缩减等因素影响,美国牛肉价格保持上涨,美国牛肉零售价格从2023年5月以来,结束了连续8个月同比持续为负格局,逐月保持上涨,2024年1-9月平均价格为17.63美元/公斤,同比上涨6.1%。受干旱影响下草料明显不足,牧场逐步缩减牛群规模以及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加拿大活牛价格明显上涨,2024年1—9月,生产者商销售价格(育肥牛)为6.60美元/公斤,同比上涨22.8%。澳大利亚2024年1—9月生产者销售价格(幼龄牛价格)同比上涨5.8%。
短期来看,增产国与减产国变幅相抵,2024年全球牛肉产量将基本稳定,全球牛肉市场将呈紧平衡。综合美国农业部(USDA)、全球农业信息网(GAIN)的相关预测,2024年全球牛肉产量将保持稳定,增产国巴西、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的牛肉产量增幅被减产国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欧盟牛肉产量减幅抵消。一方面,受屠宰量增加、牛群逐步恢复等影响,部分国家牛肉产量保持增长。美国农业部(USDA)预测,2024年巴西牛肉产量将达到1137万吨(胴体当量),同比增长4%。受牛群结构稳定等因素影响,印度牛肉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美国海外农业局预测2024年印度牛肉产量同比增加3.1%。随着澳大利亚牛群逐步恢复的影响,澳大利亚牛肉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受干旱、牛群结构缩减等因素影响,一些国家牛肉产量有所下降。2024年1—9月,美国牛肉产量899.7万吨,同比减少0.2%。2024年1—10月,阿根廷肉牛屠宰量为1151.94万头,同比减少5.5%,牛肉产量为263.1万吨,同比减少4.5%。加拿大2024年1—7月肉牛屠宰量为181.0万头,同比减少4.9%。
中长期来看,受主产国巴西、中国由增产国转变为减产国等影响,全球牛肉产量将小幅下降,未来市场供应进一步趋紧。首先值得值得注意的是,牛肉生产大国巴西、中国可能存在生产趋势逆转的情况,由当前的产量增加国转变为减产国。巴西受2024年下半年干旱影响,肉牛生产方式发生改变,预测2025年巴西肉牛屠宰量将有所减少,牛肉产量将下降1%。中国受2023年以来肉牛养殖效益持续下降,使得肉牛养殖周转加快、部分肉牛提前淘汰等情况,未来几年牛肉产量可能出现阶段性减少。与此同时,受干旱影响下肉牛养殖规模缩减、减碳、动物福利等因素影响,未来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欧盟牛肉产量可能继续减少,2025年欧盟牛肉产量预计减少2%。相关研究预测,2025年巴西、中国、欧盟和美国的牛肉产量下降超过了澳大利亚、印度和墨西哥等国牛肉产量增长,全球牛肉产量将下降1%。这将加剧全球牛肉供应偏紧的局面,再加上肉牛产能恢复的时间较长,未来全球牛肉价格或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周期性上涨的趋势。
来源:农民日报
浙江2024年第47周生猪价格走势
据浙江放心肉商情网对全省80家屠宰厂(场)日报监测统计,2024年第47周(11月18日-11月24日),全省生猪屠宰上市量22.37万头,生猪平均收购价为19.16元/公斤,猪肉平均批发价为24.22元/公斤。
来源:浙江放心肉商情网
腌腊零星启动、后续生猪需求或提升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2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3.48元/公斤,与上周五(11月15日)的23.85元/公斤相比,下降1.6%。本周的平均价格为23.7元/公斤,与上周24.1元/公斤的均价相比,下降1.7%。
本周国内生猪均价环比继续下跌。11月22日,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6.37元/公斤,与上周五(11月15日)的16.48元/公斤相比,下降0.7%。从一周均价来看,本周生猪均价为16.33元/公斤,与上周16.62元/公斤的均价相比,下降1.7%。
据卓创资讯监测,本周全国生猪交易均重环比上涨。全国生猪平均交易体重125.97公斤,环比涨0.30%。一方面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提升,前期压栏的大猪出栏增加,生猪出栏均重上涨。另一方面,随着南方部分地区腌腊开启,屠企对大体重生猪加大采购,生猪收购均重略有提升。部分地区仍存在均重小幅下滑趋势,但因大猪消费旺季即将开启,低价出栏积极性降低,导致交易均重上涨。本周国内生猪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环比上涨,周内平均开工率32.06%,环比上涨0.64个百分点。养殖端出栏积极性较高,生猪供应充沛,屠宰企业采购难度不大,且气温下降后,下游备货积极性提升,屠宰企业订单增加,支撑开工率上涨。未来一周气温继续下降,终端需求仍有提升空间,预计下周开工率或上涨。
和合期货认为,本周强冷空气到来,扭转南北天气偏暖的局面,猪肉购销有所好转,腌腊零星启动,生猪消费需求较前期增加。但生猪产能供应充足,11月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偏多,整体生猪供需形势较前期有所好转。 一般来说,腊肉腌制温度需要在15摄氏度以下,每年11月到次年的1月是腌腊的高峰期,也是猪肉消费旺季。前期由于气温偏高,不利于腌腊启动。下周起天气降温明显,腌腊或开始上量,有利于猪肉消费。不过,11月生猪出栏计划增加,生猪供应能力充足,养殖端挺价意愿较差。未来需求好转将改变生猪供需形势,生猪盘面或开始上涨模式。
瑞达期货认为,供应端,生猪行业处于恢复周期,Mysteel数据显示,11月重点省份养殖企业生猪计划出栏量高于10月实际出栏量,不过一般月末出栏节奏会放缓,短时间供应压力减弱。需求端,近两周天气明显降温,南方腌腊需求启动,需求对价格边际利好效用将逐渐增强。总体来说,供需进入双旺周期,供需博弈加剧,不过下周供需格局略有缩紧,预计短期在区间内偏强运行。
卓创资讯预计未来一周全国行情或呈先小降后上涨走势。供应方面,市场走货目前养殖集团加速出栏,月末生猪供应或先多后少。而散户标猪出栏积极性较前期减弱,部分养殖户或压栏等价,对行情有支撑作用。需求方面,目前需求陆续恢复,气温下降,对终端走货有利多支撑作用。且月末部分区域或陆续开始零星家庭腌腊,生猪需求或提升。
来源:澎湃新闻
寒潮来临,或助力猪价反弹至12月?
近日气温已有所下降,另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受强冷空气影响,11月23日~27日,我国大部地区将出现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气温普遍下降6~10℃,部分地区降温12℃以上,11月28日前后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长江中下游一带。
“随着本周多地气温再次出现明显下降,以南方腌腊灌肠为序幕的生猪春节前消费旺季将逐渐开启。”史香迎判断。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杨志远向记者表示,特别是在11月下旬至12月底这一时段,受冬季腌腊及元旦等节日消费需求的拉动,猪肉消费量将显著上升。
从供应端看,朱泽坤表示,后市生猪供应仍有增长预期。一方面,大型企业为完成年度出栏计划,一般会在12月会增加出栏量;另一方面,中小散户喜欢在冬天养大猪,在10月前后进行压栏增重和二次育肥补栏,以便在腌腊旺季出栏。
但综合生猪供需来看,朱泽坤认为需求增长空间相对更大,由此,朱泽坤预测,12月尤其是12月中上旬,猪价将出现一轮短暂反弹。
杨志远表示,进入11月下旬,南方地区对腌腊制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加上元旦、春节的消费刺激效应,猪价有可能触底反弹,在两大节日前迎来季节性走强。由于第四季度商品猪出栏量逐月增长,猪价的上涨空间将受到限制,预计涨势将较为平缓。
史香迎则认为,春节前生猪出栏压力有所改善,需求进一步好转后猪价仍有走俏可能,但幅度和时间比较有限。春节之后,供需压力再次显现,猪价或再度走弱。
混沌天成期货分析认为,随着天气转凉,供需双增下供给增量与需求增量匹配度在逐步提高,猪价重心有在16元附近企稳的可能。后续重点关注二育出猪计划,以及猪价企稳后散户大猪抛售下市场的承接情况。
国盛证券指出,2024年10月上市公司合计出栏环比增加。18家上市生猪养殖企业2024年10月销售简报已披露完毕,2024年10月合计出栏量1429.8万头,同比增加12.5%、环比增加14.6%,1—10月累计出栏12692万头,同比增加2.8%。今年全国偏热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导致猪肉季节性消费回升迟缓,影响价格上行的流畅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业预期,库存与投机性行为偏少,伴随天气转凉,消费旺季猪价依然值得期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END--
声明:
1、本资讯转载的作品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资讯内容系转载,若有侵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鲁沪浙皖四省市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化互联互通工作启动
《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发布 自2024 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