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肉类资讯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
最新动态
肉类资讯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
2025-01-079

收录于话题

#2025肉类资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导  读


1、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

2、浙江开展冬季禽流感风险评估专项监测

3、南通试点数字喷码出具生猪屠宰检疫检验证章标识

4、浙江2025年第1周生猪价格走势

5、猪价再度上涨!涨势能否持续到春节前?


01


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


  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深入推进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大局,统筹推进提效节粮、开源节粮、优化结构节粮,大力推广精准配方低蛋白日粮技术,积极推行精准饲养管理,充分挖掘利用非粮饲料资源,加快发展饲草产业,调优畜禽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完善扶持政策,强化科技支撑,突出典型引领,提升养殖业的饲料转化率、资源利用率和总体产出效率,促进饲料粮节约降耗,加快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绿色低碳的养殖生产体系。 


  《意见》提出,到2030年,在确保畜禽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养殖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式的单位动物产品平均饲料消耗量比2023年下降7%以上,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量明显增加,种养匹配度明显提高,养殖业节粮降耗、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 


  《意见》明确了提效节粮、开源节粮、优化结构节粮三方面的工作举措。一是推进养殖方式提效节粮,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推行精准饲养管理方式,发展适度规模高效养殖模式,支持绿色高效饲料添加剂创制。二是推进饲料资源开源节粮,健全饲料资源基础数据库,深入挖掘利用非粮饲料资源,加快农副资源提效加工利用,完善新饲料评审制度。三是推进种养结构优化节粮,拓展饲草产业发展空间,优化草食家畜饲草料结构,落实《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加快发展节粮型高效肉禽养殖生产,加大牛羊生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设施渔业。 


  《意见》要求,要强化科技支撑和工作保障。重点聚焦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应用、节粮型新品种培育推广、动物疾病有效防控,完善组织实施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整体效能。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加快节粮型新品种培育与推广,提升科学防病治病水平,加大指导服务力度,建立协同推进机制。 


 ↓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意见》全文


来源:农业农村部


02


浙江开展冬季禽流感风险评估专项监测


  今年以来,全球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频发,浙江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区的中部,是秋沙鸭和白鹳等各类候鸟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随着冬季来临,野鸟迁徙活动频繁,发生疫情的风险进一步增加。为进一步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和疫苗免疫状况,及时消除风险隐患,预防和控制疫情发生,近期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在全省11个地市25个县(区)的重点区域开展了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风险评估专项监测。


  此次专项监测在规模场、散养户、交易市场和屠宰场等场所共采集禽咽肛拭子、环境拭子和血清样品4744份,针对性开展了H5、H7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和H5、H7、H1、H3、H9、H10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进行了风险提醒和消除指导。下一步,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继续组织技术人员,依托9个省级禽流感测报点,每月常态化开展禽流感监测,在重点时节和关键节点开展专项评估监测,为全省禽流感疫情预警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来源: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3


南通试点数字喷码出具生猪屠宰检疫检验证章标识


  作为农业农村部开展数字喷码出具生猪屠宰检疫检验证章标识的3个试点市之一,去年10月起,我市相继在全市范围内17家屠宰场实施数字喷码试点。记者昨天从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处获悉,该项工作已验收完成。


  通过数字喷码,可以一次性、一体化完成生猪的检疫检验“两章”加施和“两证”无纸化出证。这些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的二维码,整合了生猪养殖、屠宰及猪肉流通等信息,真正做到了“物证合一,证随肉走”。


  猪肉的“身份证”如何登记?工人的操作效率如何保障?数据采集过程中怎样确保安全无虞?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我市多家屠宰场。


  无纸化出证

  猪肉源头一扫即知


  “‘肉证通’不仅缩短了检疫出证和跨省运输车辆等待时间,还能凭手机直接亮码快速通过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运输效率大大提升。”上周,一辆来自山东省临沂市的生猪运输车准时到达南通兴旺肉制品公司,驾驶员陈华(化名)说。


  去年10月起,我市试点推行生猪屠宰检疫检验无纸化改革。前期,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深入调研,从企业和基层监管的实际需求出发,决定实施“肉证通”数字喷码技术。截至上月底,全市17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已累计使用数字喷码出具了70.2万头生猪的屠宰检疫检验证章标识。


  “肉证通”应用数字喷码技术,将动物检疫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两章合一,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融为一体,在生猪屠宰检疫合格后喷印。组合的图案覆盖猪胴体上、中、下三个部位,即使猪胴体被大块分割,消费者仍然可以通过扫描溯源索证码,轻松获取猪肉的“产、宰、销”全程信息。


  “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透明的猪肉产品,也进一步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处处长谢怀根说。


  “你看,这个条形码上方的‘1’标识着这扇猪肉的喷码序号,每扇猪肉上的两个二维码,则是猪肉的‘身份证’。”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只需轻轻一扫,就能知道这批猪肉的产地、销售等流通环节信息。”


  作为我市大型肉制品公司,兴旺肉制品形成了集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生物医药等于一体的全生态产业链。每天这里屠宰生猪七八百头,处理好的生肉被运往南通、张家港、泰州等地。


  当天,兴旺肉制品公司董事长唐慧娟给记者演示了“肉证通”的操作页面,中控页面上,出入台账、生猪数量等数据一目了然,随着生猪的进出,数据也在实时更新。“这大大提高了屠宰场的运营效率,我们在手机上就能监管整个屠宰场的运营情况。”唐慧娟说。


  为了解决猪肉分割时二维码可能破损的问题,“肉证通”后期还会在每个肉摊商户的货柜上张贴完整的“公示码”,二维码内容每天实时更新,确保消费者随时都能查询到猪肉的准确信息。


  智能化采集

  流通信息自动生成


  在兴旺肉制品公司屠宰现场,繁琐的传统流程正被信息化和数字化改变。随着生猪被分割,工人们熟练地在猪肉上印上蓝色的证章标识,这些标识如同猪肉的“数字名片”,记录着它们的票证信息和流通信息。


  这些信息的集成,打通了检疫检验、养殖等环节的数据流,实现了检疫和检验业务由“平行”向“融合”、出证方式由“纸质”向“无纸”、证明管理由“分离”向“集成”转变。


  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为猪肉溯源提供了智慧化解决方案。从生猪出场到鲜肉上桌,从屠宰打码到流通环节层层索证,“肉证通”精准追溯体系实现了“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这些丰富的数据如同一张从生猪到餐桌的“行程图”,让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都一目了然。


  此外,人工智能和AI图像识别技术的加入,更让猪肉胴体表皮喷印溯源码的解析问题迎刃而解:经过验证实测,喷码屠宰生猪的数量已超过70万头,手机扫码识别率可达100%。


  “后台运营团队24小时在线,一旦接到用户的一级故障报修要求,10分钟内就能及时响应,30分钟内提出解决方案,并安排合适的服务方式及时解决。我们还提供了高效的服务响应机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肉证通”技术人员向充介绍,后台的“智慧大脑”通过不断学习,明显提高了每个二维码的识别准确率。


  与现行的滚筒戳章相比,数字喷码印章的图案内容清晰、醒目、不易擦除、无法造假。即使经过多次水洗,试点印章的二维码印迹始终清晰。同时,二维码所使用的喷码墨水统一采用农业农村部规定的蓝色可食用级墨,墨盒及喷码机也属于可接触食品级,确保了猪肉产品的安全性。


  面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水土不服”问题,“肉证通”在试点前为屠宰场检验检疫人员及肉品经营户等提供了持续的产品使用培训服务。从现场情况来看,屠宰场工人只需拿一个喷码设备,一秒就能完成“两章”及携带猪肉信息二维码的标准图案喷印工作。


  一体化流通

  重点环节信息共享


  在海门区农业农村局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分享着“肉证通”带来的变化:“自从试行‘肉证通’以来,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运输车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轻松获取猪肉的产地、屠宰和流通信息,再也不用我们提供繁琐的纸质证明了。”


  “肉证通”系统通过一体化加施“两章一码”,实现了无纸化出具“两证”,颠覆了传统的检疫检验盖章及纸质出证方式,将驻场官方兽医和屠宰企业检疫出证人员从重复、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提升猪肉品质和安全监管上。


  “每个环节的数据都会实时上传并在后台监控管理,确保猪肉安全可追溯。”“肉证通”运营人员任杰介绍,“肉证通”系统充分共享了生猪产业重点环节的信息,包括养殖贩运、屠宰加工、流通消费和监管执法等,实现了猪肉产品的无纸化出证和销售环节的简化。这种“物证合一、一码两证、证随肉走、扫码索证”的模式,让猪肉的流通变得更加高效和透明。


  “溯源索证码”具有唯一性,其精准绑定了生猪的产地来源信息。当销售商扫码索证后,系统会自动记录猪肉的销售去向信息,为主管部门提供了生产统计、消费分析、质量安全追溯、风险预警和监管执法等多项功能,构建起了“多跨协同、数智共治、过程追溯、闭环监管”的服管新生态。


  “肉证通”系统还构建了常态化的网络安全风险监测机制,环节上的每个人都可以对不合格肉品召回的产品分类、原因、屠宰来源和养殖来源等进行风险分析。


  数据安全,也是推行“肉证通”的一道红线。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肉证通”系统不仅建立了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同时还保证非屠宰生产时段断网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分钟、屠宰企业正常生产时段内100%稳定,充分保证服务功能由“静态”向“动态”转变。


  针对部分年龄较大的农贸市场猪肉销售摊贩不适应扫码索证的问题,谢怀根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协同市场监管部门做好这类群体的使用、宣传培训工作。在他看来,探索多元协同,构建一体化协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力争打通‘肉证通’与‘苏牧通’数字系统,构建‘出证+追溯’等一站式服务机制,打造肉品一次出证、一码追溯、一网通销的新格局。”谢怀根说,“通过实现全链条监管、全过程追溯的肉品数智服务和监管机制,在全市实现全面推广应用。”


来源:南通网


04


浙江2025年第1周生猪价格走势


  据浙江放心肉商情网对全省80家屠宰厂(场)日报监测统计,2025年第1周(12月30日-1月5日),全省生猪屠宰上市量26.98万头,生猪平均收购价为18.44元/公斤,猪肉平均批发价为23.84元/公斤。



来源:浙江放心肉商情网 


05


猪价再度上涨!

涨势能否持续到春节前?


  元月伊始,距离春节假期仅有23天的时间,进入元月初,国内生猪市场延续了12月底“易涨难跌”的局面。由于年初,南北地区,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偏少,散户猪场认卖意愿不高,部分规模猪企有明显缩量拉涨的情绪,叠加,元旦假期,消费利好兑现,国内猪价上涨“摧枯拉朽”,标猪均价顺势涨破16元/公斤,猪价上涨“拦不住”,价格重心延续稳固回升的走势,那么,此番猪价上涨能否持续,1个坏消息,猪价恐面临冲高下跌的风险。



  具体分析如下:


  据了解,目前,生猪市场偏强运行,截止2025年1月5日,全国外三元瘦肉型生猪价格,出栏平均价在16.28元/公斤,环比昨日上涨0.09元/公斤,市场基本面偏强,国内南北地区,猪价延续普遍上涨的走势,仅有西南零星地区,猪价略有偏弱的现象,主流地区,屠企调价幅度在0.05~0.25元/公斤!


  具体来看,在全国南北地区,在重点监测的7个生猪产区,可监测的28个省区中,其中,猪价上涨地区达到了19个地区,仅有四川以及云南报价下跌,其余7个地区猪价偏稳。全国生猪出栏报价徘徊在15~17.3元/公斤,生猪出栏平均价与北京以及天津地区16.3元/公斤相近!


  在北方地区,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猪价全线上涨,其中,黑吉辽地区报价涨至15.05~15.55元/公斤,山西以及河北地区,生猪报价在16.1~16.25元/公斤,陕甘地区生猪报价在15.85~16.25元/公斤,京津地区报价在16.3元/公斤,新疆报价回升至15元/公斤!


  在南方市场,西南、华南、华东以及华中地区,其中,西南以及华南地区报价弱稳调整,华东以及华中地区,屠企报价大部偏强!其中,川渝两地报价在17~17.1元/公斤,山东以及安徽地区报价在16.45~16.7元/斤,浙江以及上海报价在17.1元,福建报价在16.7元/公斤。在河南地区报价在16.35元/公斤,湖北报价在16.45元/公斤,两广地区报价在16.5~17.3元/公斤!


  由此来看,目前,南北大部地区,其中,西南报价稳中偏弱,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华东、华中等地,猪价大部偏强,市场维持上涨的走势,猪价相比月初15.88元/公斤,累计上涨0.4元/公斤,市场延续稳固回升的走势!


  但是,从生猪购销基本面来看,此番猪价上涨或将后劲不足,猪价潜藏冲高下跌的压力!


  从消费跟进了解,在国内主流消费城市,其中,北京地区,终端白条报价偏稳,市场购销积极性不高。在上海市场,主流白条报价在20.5元/公斤,受双休影响,猪肉购销积极性略有改善!


  从市场反馈了解,目前,屠企订单减少,开工率回落至36.5%左右,一方面,节日气氛消退,城市餐饮以及堂食需求缺乏增量,尤其是,随着大中院校陆续放假,餐饮消费跟进转弱,而南方地区务工人员陆续返程,南方销区需求逐步转差;另一方面,小寒节气到来,但是,南北主流地区气温偏暖,南方居民腌腊刚需已过,内销市场,猪肉购销热度一般,普通居民仍有消费替代的局面,叠加,居民饮食习惯的变化,提前制作年货的需求逐步降低,猪肉购销节奏减慢!


  从生猪出栏节奏来看,目前,养殖端集团猪企出栏节奏一般,其中,华东以及华中部分规模猪企有一定缩量的操作,西北地区集团猪企增量出栏!从屠企收猪难易反馈显示,东北地区,散户猪场认卖积极性不高,气温下降,居民备货过年的积极性尚存,养殖端认卖意愿一般,部分屠企面临收猪的难度。在华东以及华中地区,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有所回升,社会面猪源供应增量,部分集团猪企高价猪源成交转差,集团猪企有降重出栏的操作,市场挺价心态降低,屠企收猪难度降低。在西南以及华南地区,市场情绪转弱,社会面猪场增量出栏,本地腌腊刚需已过,批发市场白条购销节奏减慢,集团猪企出栏难度增加!


  目前,生猪市场看涨情绪减弱,看跌以及看稳的心态有所增加,此番猪价上涨或将后劲不足,未来1~2日,猪价大概率呈现稳中偏弱的走势,重点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的变化!


来源:猪友巴巴




--END--

声明:

1、本资讯转载的作品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资讯内容系转载,若有侵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重点资讯

浙江省家畜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
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
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审查规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